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?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
客服
打印

[炖汤] 重庆地道的火锅制作的方法(详细图文)

购买/设置 醒目高亮!点此感谢支持作者!本贴共获得感谢 X 5

重庆地道的火锅制作的方法(详细图文)


# B, V- ~- F7 K: d  L6 m' Q重庆火锅的做法
3 z5 {6 y) U1 F* a& o! _; w# p1 W" r5 J- |; q0 e# Y" v: s- C0 Y
重庆火锅汤卤的调制
! n7 q# Z3 d' U! F- t% X
) u5 `) I- o4 I) a  重庆火锅的美妙诱人之处在其味,而其味来自火锅原汤的调制,它决定火锅的风味,也是制作火锅最关键的一环。原汤的好坏,关系到火锅的成败。重庆火锅的品种较多,原汤也各有差别,但最基本的是红汤、清汤两种。只要掌握了这两种原汤的配方和调制方法,处理好应注意的事项,就可调制出上等原汤。
$ v0 u7 u& E8 B6 h" \
6 |# g( |' P+ s9 _* W+ i7 \  要调制好原汤,首先要弄清调制重庆火锅原汤需要什么样的调味品。所用的调味品必须正宗,质量上乘,不符合要求的调味品不能调制原汤。重庆火锅所用的主要调味品有:豆瓣(以郫县豆瓣为上)、豆豉、醪糟汁、花椒、老姜、大蒜、元红豆瓣、干痘椒、精盐、哧精、料酒、麻油、胡椒粉、冰糖和五香料等。
$ n! |/ I6 J  I  }3 x
9 w( A$ \$ e, V9 B  众多的调味品,其作用各不相同。豆瓣使原汤卤汁颜色红亮,产生醇和辣味和咸鲜之味,增加卤汁的香味;豆豉增加原汤中咸鲜香味;醪糟汁增鲜压腥,去异味,使原汤产生回甜味;花椒调味增香,压腥去荤去臊;老姜调味增鲜,压腥去异味;大蒜调味增香,压腥去异味,杀菌;元红豆瓣使原汤色红、增味,使味具有粘附力;干辣椒增加原汤中的辣味和香味;精盐定味、提鲜、增香、压异味;味精增鲜增味;料酒增加原汤的回味,使味变得醇和浓厚;麻油调味、增香、降火;胡椒粉增鲜压异味;冰糖去燥,增加回甜味;五香料去腥、去臊、调色。
5 L3 B% [7 W% I
" s; T' Q+ q% F# b  重庆火锅原汤使用的调味品,从性质上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。掌握这种属性,对调制好原汤很有必要。
  C# B$ f5 p; u% @1 n
/ {: [* W1 G3 M3 @- j" |  属于脂溶性的调味品有:豆瓣、大蒜、老姜等。使用这些调料,必须先用油煸炒,油量要超过味料,火力不能过大,煸炒时间应稍长一点,才能使调味品的味首充分浸出。7 z- X/ y( e6 Q% r6 v( X
) Z8 h; h2 c. G. X! Z  z' i! N, Y
  属于水溶性的调味品有:料酒、冰糖、醪糟汁、精盐、味精等,必须加入汤中,才能出味。
( t) G9 k1 q- [# r
3 Q6 v' [9 v/ c) @3 Y  此外,具有挥发性的一些调味中,如花椒、辣椒、料酒等,受热时间不应过长,也不能过短,过长挥发过度,味感减弱,过短味感不够。对此后面还将具体叙述。
% @) }& s# L" O, X/ J5 U0 q/ q- F3 [5 W- D& r! b$ o( A/ X
  重庆火锅的某些调味品,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刀工处理。如老姜,宜切成“筷子头”或“指甲片”,以利出味;大蒜应拍松,以提高调味效果;干辣椒切节,以1 ̄2厘米长为好。要注意,老姜和大蒜等不宜切末,因为容易浑汤和巴锅。, t1 c! B" N7 f0 H% W

; J/ _0 z" Y3 {; |% W4 V  {; x$ c* m  重庆火锅使用的食油,主要有四种:牛油、猪油菜油和麻油。牛油可以增加卤汁中的香味,保持原汤的温度,增加用料的色泽;猪油除增加原汤香味外,可减弱用料的腥味、异味;菜油作煸炒原料和蘸味之用;麻油较少用于汤汁,多用于味碟。此外还有辣椒油、蚝油、混合油、鸡油等,也都是为了增加火锅的香味和风味。8 G. R- J! N  V. T+ Z* j0 ~! r

/ [: L: G' n# t1 _$ x1 `+ M. L- Y: ~; a

9 ]: N4 X& Z8 F' [% G下面介绍几种基本原汤的调制方法。
# d; Q6 D- T. z5 ?# y% v1 f, |2 @; \/ h2 n" X  T! b0 Y
(一)红汤,是典型的重庆火锅基础汤。
' d: |# v9 g% }! q9 i5 [0 a& S4 c
* a; f/ G7 ~) h- Y

' n9 O- S* ^9 v' |% @此汤用途广泛,重庆火锅大部分品种均用此汤。其特点是:口感丰富,汁浓味厚,麻辣适口,鲜香回甜。红汤配方和调制方法很多,种有特色。/ c3 O- X6 ?( @- `3 q: C" @
3 V2 L2 l! k* N3 }* J/ R+ M4 F
下面介绍三种比较著名并被大家公认的配方和调制方法,供选用。. N) M: k7 b5 L. l( @5 B
7 g$ O' ?# g9 C( n. L
  配方一:' N# z- C+ F! ^) p; J) u
! z& K# F$ K" [4 N: |1 c
  清汤1500克牛油250克。
6 k8 t# o1 u- Q+ Z4 {
0 f7 P" H4 v8 K" U. K$ @2 o  豆瓣150克豆豉100克
; M0 U% Q' N$ \3 N& _3 K+ c# P
0 H+ d1 _: R- O+ T  冰糖15克辣椒节50克8 K3 p; q$ I% `/ K

, i1 g4 b! s. S6 k* v. p3 h  姜末50克花椒10克
, \, E; z7 E9 \5 A# q" Q. z9 D
2 r0 i* {9 R6 Z5 z7 }) ?% b  精盐15克料酒30克
3 |2 C5 j- s' Q- K
1 g. K; M% H9 a  醪糟汁100克" V2 T  p* h, w
# l$ _% ^) i3 |- ?# u: E" ?
  配方二:
# U/ h+ V, X- ]* k* m- D9 T5 K/ i
( S: F& t# g$ {. r* Z" r8 m9 w+ }  牛肉汤1500克牛油200克
, H% h  k/ o  ~- |0 l! H3 U1 G
2 ~6 v$ {4 s# w- Z- y; a  豆瓣125克豆豉45克6 `2 }9 Z1 b5 r
1 |* v: ~+ z- t6 Y* p* A
  冰糖25克干辣椒25克2 d' r. E9 j' H

5 H$ A$ @4 d' t; G  姜末50克精盐10克8 d; i, P0 H& n1 z/ _
' G- K2 s/ ^  R) Z
  料酒25克醑糟汁150克
. I' K& u# C! o
7 M2 o1 y7 B6 T5 ^! R' \- e  配方三:
  ?2 r, Z* R, \  P
; n7 n& [  x+ f6 [" \  鸡汤2000克牛油250克
2 B/ I2 D* ]/ m1 I0 `/ ?6 p8 Z9 @$ ~  U! d( C1 U+ N
  豆瓣酱200克豆豉50克! k* R& n, a3 k- _0 ]

. B1 @2 x) |- C2 Z! d' T  冰糖50克老姜100克
' I) R% d- N) j
6 C. Y- t- z; a1 e  大蒜200克干红辣椒25克7 i3 a4 s, ^- ~6 t) t: ~3 x) f

% Y7 O2 k% b6 m' m  s  花椒25克精盐10克7 h& G. Y1 K( ^1 N

8 A# m  }. w5 D# Y$ S1 t  料酒100克醪糟汁100克& _% B; V2 p# e- L% M
6 D" X+ O2 F1 K% H9 H" b) l
  菜油100克麻油200克5 a! i4 T7 b; a) R+ x
% K8 i* N+ r( T6 M
  以上三种配方,所用调料虽有差别,但做成后基本上都是正宗重庆火锅红汤的滋味。
+ c, ~7 M: n1 G6 p( m! j, @* V4 G  r% q, J
红汤的具体调制方法是:1 e; [# e( D9 Y$ B1 t$ A
3 u! i2 r% }3 I( v$ c. m+ ~3 I- B* K
  先将炒锅置旺火上,下油(牛油或菜油等)烧热后,加豆瓣、姜片(老姜拍破)豆豉,煸出香味并呈红色,尔后下汤,烧沸后下料酒、醑糟汁、辣椒、花椒、盐、冰糖等熬制,待汤汁浓厚、香气四溢、味道麻辣回甜时,便可舀入火锅中使用。
! p: U- z" ]# I' ?% q
, h. H7 g6 n/ X# v! C. V  i  调制红汤还要注意以下两点:一是汤汁表面的浮沫,与油混在一起,必须撇去。其方法是:用勺背轻轻沾取,让浮沫沾在小勺背上,然后除去,以免将油撇掉。二是要中途尝一下味道。若咸味不够,酌量加盐;若麻辣味不浓,再加点豆瓣、花椒、辣椒;若发现太辣或太咸,可加冰糖或淡汤。经补充调味,使火锅的味道更符合食者的要求,更突出正宗重庆火锅的风味
" ~: D7 n' h) y$ W0 E6 Q4 q+ _+ i* J
! ]6 S) O+ \& T$ s
  
/ o3 X! c* Z2 J( Y上面介绍的配方,适用于火锅店、火锅酒楼。一般家庭可采用以下简易配方:, V# ~4 Q. t7 Q" J- Y2 ~: c7 k
* \$ ]; p4 W3 R. A7 i
  猪肉汤1500克牛油250克
+ c: c5 O; u7 [5 H- N* O
. Y3 h! \+ ], C' r" t+ }/ @" @  豆瓣125克白糖30克
: @9 _( X2 t+ P
) Z; K$ k& |- @2 o. i4 L& D8 s3 z  姜50克花椒10克5 U. {& b. t# M7 n' O
# S/ I1 ~! U0 I1 v2 V
  精盐15克黄酒50克
$ W( k: Y4 o, E" h+ C3 ]: z: b9 X# t
$ q- p; Y% u' `; ~( ~  此方实用简便,香味稍弱,但基本风味仍然较浓。
$ E" m; f8 l. B2 f  ~. K
' t# e1 L/ J7 G' E& M, E(二)白汤,即清汤卤,用途也广
& s3 n! e6 f% X+ |- _8 s
6 f# Z7 V+ Z. @
% _3 _. i/ Q4 A3 b1 b; m/ V3 r ! `  I0 A% Q; C' h1 z2 [
如鸳鸯火锅、清汤火锅、滋补火锅等均用此汤,也是重庆火锅的基础汤。其特点是:鲜味浓郁,汤汁较清,爽口适宜,不燥不腻,但制作过程比较复杂。
# Z5 C6 n  r5 A: v. E3 W/ t" W2 T$ Z; i% T

1 }9 o9 Z. ~4 K, s8 U3 m鸳鸯火锅9 R/ M" E5 \9 Y; C; B$ e+ b/ A) d
% H: l4 j& w, m# }- p. Y2 _
下面将其配方和调制方法介绍如下:
. b; _- m% g$ D! |
% R# a0 P2 e% D# y  “清汤火锅”清汤的熬制方法
1 a7 W" Z' v5 L
0 T) M- u8 k& C* W  熬制清汤火锅的清汤分为吊汤、扫汤二个步骤。
- d: H# z. A  d$ O3 M4 Y. }
: M! ?0 P- h8 G9 @# n  (1)吊汤! X& L, S0 ~) r3 f; z
; B9 S) v; _: E5 [
  原料(以食用2500克荤料、2500克素料为例):" o, D8 T3 I  x/ A
8 M/ l+ R- ~4 ~+ J
  鸡肉1000克7 i% D) @9 c! s9 ?: q) {; B
, n8 d2 r2 b6 o& C( Y, W9 W9 l7 |' X0 a
  猪骨1000克5 N; p. z  ]; X$ _; T
. r% W- T& N0 L& I6 y
  猪排骨1000克0 h, D, j& x5 u) Y) r4 I
* S1 `4 p% H" ?( |% V* d
  老姜50克! I( ]: L' t+ ~5 A6 M% S6 h; X
1 s& s& V* g' Y9 r2 H' a4 ?; R  L
  料酒50克; n, w0 l/ X: ]% t* M& _: f0 e

& K7 q& _' Z* j  1、将吊汤的原料用清水漂洗干净,然后放入开水中“出一水”后,再用清水洗净。
3 ^, O' H  S8 h7 G3 B2 H0 L1 h' _2 S: ]& `
  2、原料放入锅中,掺水5000克,先用大火烧沸,打去浮沫后改用小火吊出鲜味即可。5 _# B0 u/ H6 A, Z" F- ?6 I

! N* m; F4 d6 O( }  (2)扫汤$ D' v8 E- I$ }7 i$ y
* J' ]) y5 S! `2 h  D% X
  原料:5 ?- y, `) u4 j+ ?( q  G- H

0 B* m% E. h1 M# J0 E, J- f0 S  鸡脯肉150克
. a+ Q. k+ Y: u/ [! f8 `" ~+ p" P7 e, X
  盐10克
& {- o/ M7 t8 g& v5 K5 s& U$ U1 F" k  P- Q
  胡椒粉4克
3 D( l# y8 |9 m& Q+ _  p, `) Y4 ]8 z  t$ g( C
  猪净瘦肉200克& h) v4 l" r+ h% g/ m  r; D& A
* \; |7 `  Q) |0 w& F& Y
  味精4克
$ Q0 F' d7 Y: @( d, }7 E
  e5 M1 C% |+ M6 [9 s  制作:1、事先舀出500克吊制好的鲜汤进行冷却。然后将鸡脯肉和猪净瘦肉捶成绒状,分别用250克鲜汤解散肉绒。) \  l- S3 x, h. C+ [8 g
: {- r5 T8 e: j* W7 o
  2、鲜汤置火口上烧沸,下盐、胡椒,先将猪肉绒倒入汤中,用瓢搅匀,待肉绒浮于汤面时,把锅移至小火上,保持微沸,五分钟后用漏丝瓢捞出肉绒,再次将汤烧沸,下鸡绒于汤中,用瓢搅匀,待鸡绒浮于汤面后,把锅移至小火上,保持微沸,再将鸡绒挤压为一坨,在汤中熬制。上席时,捞去鸡绒,放味精即成。
! {4 h& p4 p7 R8 m3 F6 Z2 J- O1 R  D
  熬清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* N9 D+ L3 F: E* w) ?# L% s. V- {# }( H: R4 i+ Y
  1、所选的吊汤原料一定要新鲜、无异味,否则会使汤味不鲜不醇。
+ s  w  S6 ]% w2 C1 p% F% z' L& h9 V2 t
  2、为使汤能够味鲜味厚,吊汤时应一次加足水分,千万不要中途另加冷水,不然会使味感减弱。/ l" I1 i/ d# X" ?# x( K9 [. h/ U

' w1 B+ ~) U5 q% e* V+ d4 o# k  3、千万不可用大火长时间冲吊,这样会将汤冲呈乳白色,而使汤不清了。
! m/ `! g8 `  j
# z  [/ J4 e6 M$ P  4、扫汤的肉绒一定要用冷鲜汤解散,这样也可避免减弱汤的鲜味。
* s; w/ S# F/ K9 ^7 y4 M6 b' n3 [  ~# C- q  g
  5、在扫汤时应随时去掉汤面的油珠和浮沫。
- v" u/ y# J6 A& R6 a' S; l" n4 p: [5 S, |) P7 C. Q
  上述制法,适用于专业火锅店,一般家庭难以做到。家庭制作可采用以下简易配方和制法:取鲫鱼5条,去鳞、去鳃、剖腹,治净,放入锅中,倒入清水2500克,加生姜,用口火慢慢熬制,待汤有鲜味时舀出备用。另用母鸡肉、猪排骨、棒子骨各1000克,入锅加水熬汤。然后将鱼汤、鸡汤混合,加盐、胡椒粉等调料即可。如不专门熬汤,用肉汤、骨头汤亦可,但味稍差。% E6 h# S! z1 A

# b- b/ |1 U/ d0 s# w, w2 {  用清汤需另加胡椒粉、盐、味精以及葱、姜、花椒等,以辅助调味,加的品种及数量可根据火锅种类和食者口味确定。' M# a5 c# }% e4 j2 {

+ ?; F' F6 Q9 |( l0 F0 r- b+ q% Z, y6 y

  r% z* L6 C( S(三)、“毛肚火锅”卤汁的熬制方法7 `0 T: z6 U3 p5 p/ u
( j' [6 K5 |; `7 k+ Q9 P2 L
: v. L  o& N5 `
重庆满江红毛肚火锅+ s4 s8 K" h& C" ~) K

1 x! b) j% W% i) H& K3 K9 p- b, [0 K
2 C; v! R. d- P* u  熬制火锅的卤汁可以分为吊汤、腩味、熬味三个主要的步骤。' s: M+ b" F' ]$ H/ e
7 B- P' @, `) G& |  t
  (1)吊汤
4 s9 q& W& a, k( H) o1 g' \+ y  
7 L0 n& i7 X9 c9 b5 [  L  原料(以食用2500克荤料、2500克素料为例):9 i9 G% @0 f% @2 Y! {& B$ k& y

  Q: O1 M+ ?" a! ]% D- j1 s  牛骨1000克0 ~4 _2 _: U$ n9 C. T
, f6 O  `4 O7 J2 W, K
  牛肋巴肉500克5 }; y4 u) d; ^# V/ }8 d0 z
* c; o: n) s$ S
  制作:先将牛骨及牛肉用清水漂洗干净,然后放入开水锅中“出一水”(将原料整理清洗后,投入沸水中氽到一定时间以除去腥、臊、膻等异味时捞出。)再用清水洗净,放入锅中,掺水约3500克,用大火烧沸,撇去水面上的浮沫,续改用小火慢吊至出鲜味,最后捞去汤中的骨、肉等,即为火锅的原汤。
; G" x/ {0 M- H; ?; ]( G. Z) o' R$ C- Z# X' D: T! T2 `1 P+ n- z
  吊汤时,如无牛骨可用猪骨代替;如无牛肉可用猪肉或鸡肉代替。" R  V" o, Y) E( P5 z

% @% R' [" J! B$ n  (2)腩味、熬味5 |2 `" d, R$ T6 u- S- f
7 `" ]0 x2 g3 p2 F& G% u. }; H- x
  原料(以食用2500克荤料、2500克素料为例):" `7 x! }- ]9 \: ^; v0 B/ h0 ?
. E% _8 i3 k/ X
  郫县豆瓣200克# E' i2 _- f6 K) G1 R! _, l5 _

1 P4 M( ~5 k$ U5 }) N# H. }  花椒15克/ Y4 R7 v5 L% G1 [( x

( l" `/ K3 i' W8 H3 a: G3 v  盐25克
$ L5 [% c$ l/ c/ V0 d8 v0 ]$ D6 W! W. m; Q" @9 c8 Q: f& W7 n3 H3 K4 Z0 Z
  干辣椒50克( x& n9 X- E, E, z) o$ J

5 O; ~; |9 @4 Y  元红豆瓣100克5 l; C" @- z; R% S  |

( A1 z/ L# I9 B: y  冰糖15克* L4 g2 e. T9 K- o2 M! g
. r1 V0 b- S/ L
  豆豉25克$ J2 M* K* D) W& a5 T

& D1 q3 f4 |3 ?0 T  老姜75克
- o! u) ]* ^( C5 a% Q' H3 ?  \9 \/ _3 p" Z
  味精250克
- N' [; R. \& f, e/ O" p
3 i2 n* C* l, Q+ d  H) m  牛油150克
4 T9 M& g9 r/ Y8 d: ?$ y* I0 I# y6 J+ r
  醪糟100克
1 m2 e+ R* d1 T* Y& M# u& t( P; E0 W3 S/ O2 ]5 @4 S8 F4 p# R( a6 e
  大蒜75克
3 X8 x' }; f! d% ]2 k7 W4 _) K. P- d
  鲜汤3000克" E3 P6 Q7 V6 [# K
4 z8 a6 e1 Q% c; _+ `
  猪油150克
: v! j  a1 Q( Z: K6 b# S0 @
0 B! F, P' v9 y' [5 ~6 [  制作:
' ~# P5 p$ L% `9 ]& E5 k, |- o  P& r1 V( K$ s" S- {  y
  1、将应用调辅料备齐,该洗的要洗净,该进行刀口处理的要改好刀。5 |" X! H5 q) R( B5 v0 U: I# [
9 G+ y' p+ }8 J) h% i0 x
  2、取铁锅一口置炉火上,下菜油烧至四成油温(约100 ̄120℃)时,把干辣椒入油锅稍炒,待色呈棕红色捞起(如是整条辣椒,捞起后要用刀铡成“指甲”碎片)。锅中另下牛油、猪油,待五成油温(120 ̄150℃)时放入郫县豆瓣、元红豆瓣腩炒至香味四溢,油呈樱桃红色时下老姜、大蒜腩出香味。1 ^: x( g3 C5 E1 v6 m. Z
# |3 P5 h- ]. O! N0 j
  3、待老姜、大蒜腩出味之后,掺进鲜汤,用大火将汤烧沸,再放进豆豉、醪糟、川盐、冰糖熬制,至味醇正后,续下入辣椒和花椒熬出麻辣味。临烫食时下入味精,打去汤面上的浮沫,即成原卤汁。
* H+ }# a4 ^) w3 N7 }+ t: v/ ^. R& k, X! d' c9 V8 [! @& G
  (3)腩熬卤汁应意以下几点:+ P9 q) l+ ?$ N' {! r- F

( h: T( H2 b% I6 A0 X0 x  1、在腩炒郫县豆瓣、元红豆瓣时,要注意炉火的大小,要炒匀炒转,千万不能使豆瓣巴锅焦化。
! }* d5 m$ U1 ^8 F  V! T" V& H# A, h2 n1 f
  2、掌握好各种调味品的投入量。因火锅卤汁的特点是先定底味,逐次加味,所以,添加调味品应当采取逐步加味的方法,不能一次加得过多。其中,特别要注意冰糖和川盐的投入量,冰糖放得过多,会使甜味过重,影响“略有回味”这一特点,川盐放得过多,虽然可以用掺入鲜汤的办法来解决,但是汤掺多了,卤汁的浓度就会被冲淡。因此,凡熬卤汁时均应不时地尝味,根据味感,适度下入调味料。
" a! F$ a/ l- B, y& H' M( h1 Q5 t9 `2 g
  3、要保持卤汁的浓度、味道的醇和及色泽的红亮,还应注意原料和调味品要留有余地。因火锅在烫食时,投入的原料较多,而且有些原料是愈烫汁愈清,如毛肚、鸭肠、腰子等;有些原料是愈烫汁愈酽,如肝片、血旺、脑花、脊髓等。它们在入烫时均要吃味,即带走卤汁中的味,烫食一段时间就会失味。为了始终保持住卤水中味的浓度和醇和,应该不失时机地根据卤汁中味的损失程度加入调料、油脂和原卤汁。鉴于此,所以凡熬原卤汁,应多熬一倍或两倍甚至三倍以上,作为备料以供添加。烫食中切忌往卤汁中加开水,那样只能愈加味愈淡,愈淡愈沾不上味。
( ?' Y. v6 V1 ~7 S; z
$ T9 ~5 p5 q8 O8 X, C: r9 p% E* D/ Z  4、对卤汁的味要因人、因时、因物、因地而异,灵活变化。
% p4 m3 Q: y5 {& M
1 p+ T& Y% F% B; u! |& |: g" j! G2 r  所谓因人而异,是根据用餐对象的需要而确定味别。火锅虽然使用的是麻辣这一味别,但也有强弱的区分、浓淡的差异。一锅卤汁,虽事先已经调配好,但是,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据入烫者的要求进行添加。麻味不够,就加一点花椒;不辣,就加一点腩好的郫到豆瓣和碎辣椒;咸了,就掺入一碗鲜汤,使咸味减弱……。强弱、浓谈全部取决于就餐者。% {& F9 y  K9 k6 W

% j, c8 h. r! P) X( i2 b2 B' ?  所谓因时而异,则是随季节、气候的变化而变化。调制火锅卤汁时,对顺应季节而适度变化是十分重要的。盛夏,因气候炎热,麻辣味相应有所减弱;严冬,因气候寒冷,麻辣味就相应有所增强,这一减一增都是在不影响其传统风格的前提下实施的。" Q. x: M/ m4 i+ [
; ^4 ]9 X& c+ h- E4 v6 a* ?: h
  所谓因物而异,就是充分利用各种调味品的优点来达到最佳调味效果。一种调味品,虽然都呈现出它自己的味感,但是由于产地的不同、规模的不同,而使同样的味也有强有弱。如花椒,虽都能产生麻味,但在选择时却不是盲目地选用,而是择好而从,有些花椒,看起颜色红,闻起格外香,熬出的麻味却较弱。因此,选择火锅调味品应将它们的性能搞清楚,以达到即节约成本,又调好味的目的。
* v2 t. z1 N3 B. M1 j, L# o, W# j1 y$ k/ g8 l! n9 S# M
  所谓因地而异,就是因地区不同(实质是口感和味觉的差异),因地制宜调制火锅卤汁的麻、辣、咸、甜几个味觉。正如川菜一样,有的误认为川菜即是麻辣,只要是麻辣就是川菜,这实质是大错而特错。我们说川菜是有麻辣,是指川菜中有的菜式按正宗的调味,例如水煮肉片、麻婆豆腐,确实令有的食者接受不了。正因为川菜有因地而宜,巧用麻辣,善用麻辣,而博得国内外食客的赞誉。风靡世界的麻婆豆腐、宫保鸡丁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1 {' k9 Z, R5 _! i' B2 `9 U( p; [
) m. K% }. |( K3 s# Y6 B0 p
  当然以麻辣调料出名的“重庆火锅”出是如此。重庆火锅远渡日本,并被载入世界名菜集之中。可见重庆厨师调味使用麻辣不仅有技,而且巧、善结合,给人以“不能言传,只能意会”之感。
9 f# Y; @" o; @+ l0 h- H( _. G! z+ j+ V0 ^* s
  随着搞活经济的不断开展,烹饪技艺也采取了横向联合,技艺交流,输出、引进等一系列措施,火锅,作为重庆中一个有名的品种而伴随着重庆菜的输出传到了全国各地,倍受赞誉。这是为什么?这是根据不同口味,按需调味。当人们还不适应麻辣味时,可适量减少麻辣调味品的投入量,而增加糖或醪糟,以增加回甜味。只要加入的味料,食者感觉到有麻辣之味,并觉得适口、满意,即有风味、又有特色就行了。
4 e* N1 t1 S  a' ]  S, y% Z$ e1 ]: V9 U  _+ o
  目前,在熬制火锅卤汁时,还有不少的方法:有的辣椒不经过油腩香,直接下辣椒入卤汁中熬味;有的只用郫县豆瓣不用元红豆瓣;有的豆豉宰碎脂溶后再熬味的。这些方法经作者多次实距比较,效果均不及前面叙述的方法好。
) U$ I' L8 v# e+ ^- q# C& K& \
" F2 A0 q& Z; Y" A" D重庆火锅及做法3 M  F. e0 b- o4 W
一、重庆火锅溯源+ k, |+ k4 ^3 {7 F& d7 s3 M
    火锅,各地都有,南人称"打边炉",北方叫"涮锅子",从出土文物西周云雀青铜锅看, 国人吃火锅的习俗可谓久远矣。但人称"重庆火锅"的麻辣火锅却是中国火锅文化中属重庆土产的独特一支。
7 X) w3 ~- x, K. |+ k; d$ w( V    溯重庆火锅起源,其实不登大雅之堂。上世纪中页之前,重庆乃至整个四川交通不便,商贾旅人来往中原全靠长江水路,船工无论寒暑驾船来往江上、住在船上。当时长江航道未经整治,滩险流急,"青滩泄滩不算滩,崆岭才是鬼门关",就是说的重庆以下长江航道中三个有名的险滩。每到春冬枯水季节,穿行至此全靠船工纤夫涉水攀岩,拉船行进。为抗风湿严寒,贫苦的船工纤夫们用辣椒、花椒浓浓的熬一锅汤,买一些当时最便宜的猪、牛下水和买的起、捡得着的各样下脚菜,一起煮进去,大家团团围坐而食,在麻、辣、烫中吃出一身汗来,即抗寒御湿,又是一种乐趣。这就是重庆火锅的最早了。由于重庆气候潮湿,船工们的火锅发展到街头巷尾,用一口大铁锅置炉上,锅中用木、铁片隔成几格,做起生意来了。汤中作料和锅中菜肴自也讲究了许多。但就食者仍是劳动阶级和中下层市民。" w; B3 s- _1 N+ L
    世事变迁,往事如烟。如今传统的老火锅虽在街头巷尾还可见,但重庆火锅作为一种美食早已登堂入室,进入高消费人群。先富起来的人们,吃腻了鸡鸭鱼肉、山珍海鲜和西式大餐之际,融百味于一锅、麻辣鲜香俱全,又可除湿通络健体的重庆火锅以其别具一格的独特魅力获得其青睐。加之火锅吃法独特,不怕菜凉,大家围火而坐,或促膝谈心或欢呼畅饮,随时随意点菜,不拘形式、不限时间,既可叙友情拉关系,又适通信息谈生意。于是重庆火锅一登龙门身价百倍,跻身餐馆酒楼、宾馆饭店,遍及大江南北、长城内外。火锅本身内容也大为丰富,由原来简单的辣椒、花椒、牛油、豆瓣,增加为鸡汤、鸭汤、鸽汤以致啤酒火锅、健身药膳火锅,下锅的菜肴,也由原来的毛肚、黄喉、腰片、鸭肠、豆皮、粉丝和时令青菜到肥牛、鲜鱼和鱼丸、野味、山珍、海鲜及西兰花等前人闻所未闻的高档珍稀蔬菜,一桌几百上千乃至数千元,不为稀奇。
& q6 |: J- H/ M; G    恭逢盛世,重庆火锅目前正逢其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,这恐怕是麻辣火锅的始作俑者,当初的船工纤夫们做梦也想不到的。; i" w" P. a" k

/ h- A# [6 u5 ?9 v, M    二、家庭火锅做法
' p7 [. _1 ^+ b4 J9 h  p3 j    (一)熬 汤 7 X- f/ K. c  T) ~, f
      猪筒子骨两斤, 洗净砸碎; 老鸭一只, 洗净, 去内脏。放入锅内,冷水加至 淹没(一开始加足冷水,切忌中途添加冷水)。 " A) F& A; Z% D, R6 _
    1、 作红汤用:加入适量葱段、姜(拍松)、蒜、小火炖熬 2-3 小时,  出油、出味, 汤清亮, 沥去渣.,火锅内放入重庆火锅底料, 加入熬出的汤, 加入盐、鸡精, 烧开熬化底料即可涮菜。 6 v4 H! V6 R$ B3 T# Q2 L! X' O) p4 F
    2、 作清汤用:加入适量葱、姜、蒜、火煮炖, 汤成乳白色, 醇浓味鲜, 沥去渣, 加入食盐、 鸡精,即成白汤。   r+ {8 R; y2 h% {
    (二)备 菜:
0 k! Y4 `: t9 f8 c: l0 N% q* ?# k) q    菜洗净, 去根、 皮;肉类宜切大片、薄片;午餐肉、火腿肠等切厚片; 土豆等切厚片,分别装盘。  + L+ }4 e9 r1 a+ p, ]+ r8 S8 [) b
    (三)备味碟
0 k# k0 L& T& L6 w6 p+ I    一般准备香油、蒜泥、川崎、酱油、醋等视各自味调用。 0 L1 Y5 T) i  a8 v9 l$ b
    (四)汤烧开, 人围坐, 即可食用, 一般先荤后素。
" M7 R8 X0 A" a
5 w, V7 o1 Z, R( \8 r# t    三、毛肚火锅  # ]# L. I5 X" B0 x
    重庆毛肚火锅,流传较广,风靡各地。它的原料以水牛毛肚为主,配以其它生片,由食者自己烫食。味重麻竦,浓香鲜美,饶有风味。
+ N0 m8 _4 z0 q6 Z    用 料:(六人份)& L: W' |/ h# ?1 l' `
  水牛毛肚1000克、牛肝500克、牛腰500克
# S/ d: ~4 W1 N& h2 y* t  黄牛瘦肉500克、猪脑花250克、猪脊髓250克: ^% l- u. H; ^4 z) P
  鳝片250克、鸡血100克、鸭血100克1 ]6 [5 Z0 C, p8 N3 i, Q) l* l# J! m
  猪肉100克、蒜苗100克、莲花白100克
3 N6 }5 B" v: @5 i  金针菇100克、莴笋100克、葱50克/ K" Z% D% R8 _& s0 P
  豌豆苗50克
- d$ M# Y; h/ x, Y9 t    调 料:5 W# m9 \, q( o. I  I& t  a" O
  牛肉汤1250克、牛油200克、冰糖25克
& |! {( R% u3 e+ ]5 u( @! v- q( p5 s  辣椒面40克、料酒15克、姜米50克
7 g* e, B1 t. `2 g2 _  花椒7克、精盐10克、永川豆豉40克
9 }/ ]0 P- V+ P3 n. Y  醪糟汁100克、郫县豆瓣酱125克、五香料1包; ?- E+ w" J$ }; ^. W( @
    制 法:
2 M( u! D0 G" {* w3 C  制卤水:用75克油,下锅烧热,加入豆瓣酱煸酥,下姜、五香料、花椒快速炒香,加入牛肉汤。烧开后盛入火锅中置火上烧开,将以上除精盐外的调料一齐下锅,放在口火上煮开约10分钟,将以上除精盐外的调料一齐下锅,放在中火上煮开约10分钟,打净浮沫。临吃时,将火调旺上桌,并根据食者口味下盐。# R  R. I: |) E
        片生片:毛肚及千叶肚上,附有很多杂物,必须清洗干净。洗前将毛肚上的杂物抖尽,摊于案板上,将肚叶层层理伸,再用冷水反复清洗至无草味时,切去肚门沿圈的"肚沿",撕去底板的油皮,以一张大叶和小叶为一连,顺纹路切断。再将每连叶子理顺摊平,切成约1.7厘米宽的片,用冷水漂起。牛肝、牛腰和肉等,不论是猪肉或牛肉(背柳肉、梅子头),均应片成片子(不宜切),片得越薄越好,还应片大张一点。鸡、鸭血紧成血旺(加热凝固),切用打成约两指长和宽、0.5厘米厚的片子。鳝鱼剐后去头、剔骨、去内脏,横划成约4厘米长的片子。葱、蒜苗切成6-9厘米长的节。莲花白洗净,取叶子撕成长片。豌豆苗去老茎,取嫩尖。金针菇洗净,理齐。莴笋去皮,切条摆好。将上述各料分盘盛装,围在火锅四周。$ P6 Q1 M2 e! u, g" P' r
  吃法:
3 n# N4 L( O# V# c% e# C  @# W
' F) t4 Z$ U1 Z- |: z1 ~+ _  g2 y7 x- J; N4 U

" D& j' a/ f2 Q0 q# W+ W) N    临吃时,将鳝鱼片、脑花、脊髓先下锅煮起。其它荤素生片随吃随烫。每人备麻油加鸡蛋清味碟一个蘸食,碟内可加少许味精、盐及蒜泥。肚、腰、肉片可码水淀粉下锅,更为滑嫩,但易浑汤,不宜多用。生片由食者自选,吃多少烫多少。0 [9 q3 @4 q8 o- T2 j
  (注:以上是毛肚火锅的传统制阖。目前毛肚火锅的变化很大,一是原料多、范围广;二是原料加工化,只需购入现成的即可烫食;三是味碟种类多,有麻油、蚝油、椒油等几种。)8 t, ]# }3 B0 H& E3 H; C6 Q( N

% a4 h$ H; f' B! T- N& q4 f; Z8 t    四、鸳鸯火锅     
, v; F9 f% u. V) X% z( B% m9 J* W    此火锅融毛肚火锅同清汤火锅为一体,只需一炉,双味同锅,南北皆宜,故名鸳鸯火锅。锅中间隔用铜片焊定,呈太极图形。清汤、红汤调制方法依旧,略有变化。清鲜醇浓,麻辣味厚,二者相配,相得益彰。此火锅于1983年在全国烹饪厨师表演鉴定大会上大受赞誉,制作者重庆的陈志刚获优秀厨师称号。
4 o3 M- a9 y% O用 料:(8人份)2 R! F0 h2 N( S: w( n( x
    红汤火锅:
4 k, O) V+ J: D; N. ]) C( m黄牛背柳肉200克、水牛肝200克、水牛肚250克2 o6 |8 `. O4 ^/ p8 Q& P8 {3 v
  鳝鱼片250克、水牛腰300克、活鲫鱼10尾(约500克)
9 p3 d7 ]& L4 w2 L  鱼茸丸150克、鸭血500克、卤汁2500克(制法见毛肚火锅)* R* P5 p: n  ]$ X) w+ Y
    清汤火锅:3 }# |: `7 e+ ~
  猪脊肉(片子)200克、鸭胗花200克、鲶鱼片200克
% _# l/ y4 k" _: D8 R  水发鱿鱼片200克、鸡片150克、鱼茸丸150克
1 J1 h' w  @7 K  水发刺参片250克、水发牛筋段250克、猪腰片250克) r7 E8 y9 o8 s( H
  清汤卤汁2500克(制法见清汤火锅)。5 @. G( P. E. z) w/ O& {( Z- ^/ R
    两锅共用原料:3 ?) E2 T: H# F8 b
  大葱500克、蒜苗500克、莲花白500克8 E# U0 V4 Q- X3 a1 W* j9 B
  豌豆苗尖500克、菠菜500克、黄秧白500克% y6 L2 e) [; {" i% S2 f- [% D
  粉丝250克、冬笋200克、冬菇100克
4 a; }; @  u6 z. V0 x    制 法:
$ M0 X+ K  e* b" S  将以上各种荤素原料分盘装好,围在鸳鸯火锅四周,点燃火,烧开汤汁,打去浮沫,即可烫食。
% J* b' x# `. ]0 z9 A2 |* {- G" \  味碟用麻油、蚝油加盐和味精制成,每碟中放入一个鸡蛋的蛋清即可。' x' ^2 B/ c0 n7 y9 {
  吃时,鳝鱼片、鸭胗花、鱼茸丸可先下锅煮。鲫鱼洗净后用筷子从鱼口中插入,放入火锅中煮入味,连筷子拿起食用。% T3 k1 C$ [- B0 x
  注:汤食过程中要加原汤、牛油、盐、白酱油,以免味淡。
. ?+ \5 g4 m# s2 F  i, F, c* k  
! O! }4 A& F7 s0 K/ M0 r  N    五、啤酒鸭火锅   ; j9 c! \3 N* J8 w# x
    此火锅是近两年新兴的品种,已风行全国,它起源于重庆。传说当初是一位食客吃火锅时不慎将一杯啤酒打翻入锅,顿时奇香四溢,其味诱人,遂由此兴起用啤酒调制火锅。啤酒鸭是下饭佐酒佳肴,回味无穷,鲜香微辣,略带啤酒香味,风味独特,并兼有清热、开胃、利水、除湿之功效。
$ J% i4 u: z+ R* F6 V9 c用 料:(八人份)
& ]: \' m& }) P% l+ J  新鲜鸭1只(约重1000克)、牛肚250克、猪肉片250克
3 K- _1 J0 i. X  猪肚150克、午餐肉1听、豆腐皮250克1 l( _/ n' a; W. j9 z- \6 N# f
  莴笋250克、青菜300克、藕300克
9 `3 ]- A2 {$ L6 E& K% |- k    调 料:% n8 @7 o# s' d2 e
  啤酒350克、菜油200克(约耗135克)
3 g0 @" d' n" Z. F  猪油100克、豆瓣酱30克3 H! L$ L2 [6 y0 e" A* F
  泡姜片30克、泡辣椒节40克
) p: S  j! S1 ]* z  蒜瓣10瓣、老姜50克
* I& f: g7 u- M) `  花椒15克、白糖25克
/ y2 u# c, N0 N' V& @- I  精盐10克、味精5克! N$ t5 U% f) i1 E
  胡椒面3克5 N4 I1 ]# ~0 K% [* t0 H0 |
    制 法:
( r! m. C; E2 l# Z9 ^  将鸭子除去内脏、抓尖、嘴壳、去尽残毛,洗净,用纱布搌干水分,放入冷水锅中烧开,开小火煮至八成熟,捞出砍成4厘米见方的块待用。牛肚冼净,片成约1.7厘米宽的片。猪肚切下肚头,剔去肚皮,修去油筋,用清水洗净,剞十字花刀,再改成宽1.5厘米、长6厘米左右的条。午餐肉和豆腐皮分别切成片。青菜洗净,去老叶,取嫩叶。藕、莴笋去皮刮洗干净,分别切成片。以上各料除鸭子外,均各分成两份,对称装盘围在火锅周围。
- y$ n% |* d, B: n# w  另用炒锅置火上,下菜油烧热,下泡姜片、泡竦椒节、豆瓣酱末、老姜(拍破)炒几下,滗去余油,下猪油、蒜瓣、花椒等再炒几下,倒入煮鸭子的汤,煮10分钟,下鸭块、啤酒、白糖、盐、味精、胡椒面,烧开,打去浮沫。然后将汤及鸭块等舀入火锅中上桌,点燃火,边吃边煮,各种荤素菜随意烫食。
0 k, e# E. G2 S+ |9 U  味碟每人一个,用麻油加盐和味精拌成。
5 {1 Z! A, B0 t  注:煮鸭的汤不要一次用完,在吃的过程中,用来补充锅内汤汁。此火锅也可用鸡汤、骨头汤制作。若喜食辣者,可以加入干辣椒节,其味更烈。( ~0 [% d. m: {. U: ?/ X' c& c

# D! i7 a8 k7 N# ^& n    六、多吃火锅身体好6 X. C8 @; j, G- b: j8 B+ i
    重庆火锅,众人喜爱,这与吃火锅的乐趣有关。的确,亲戚相聚,朋友小酌,围着火锅边吃边聊,无拘无束,浓香热气与和睦的气氛交融,其乐无穷!
- {4 w9 g- @8 ]1 F& w* u    宋人林洪说吃火锅有"团圆热暖之",清诗人严辰咏火锅诗句"围炉聚饮欢呼处,百味消融小釜中",正是这种乐趣的写照。( f0 X5 u, G  m& g+ [
    而重庆人总是四季吃火锅。重庆是中国的三大"火炉"之一,夏天山城的气温高达摄氏38度,但火锅店里仍然食客盈门,手摇扇子,边吃西瓜,照烫火锅。
0 E' s. |5 X* }  V  _    而现在的广州人也不顾三伏天的暑热,一群群地挤进火锅店中,后背吹着空调,前胸烤火锅,吃得很过瘾。其实,吃过夏日火锅的人才明白,烫食火锅,大汗一出,几杯啤酒、饮料下肚,浑身通泰,神清气爽,令人有飘飘然之感。
9 d. g5 V7 J" a+ X! V1 R( U    究其原因,不少人解释为:一是夏季气候潮湿,吃火锅以驱湿气;二是以热抗热,以热驱热,求得一身爽快。一位作家讲夏天吃火锅有如词家中之"豪放派",或"如武松打虎式","颇有粱夫人击鼓战金山之概"。
" c& {- L5 c; P4 r* z  重庆火锅由于其原料和配料的作用,大部分进食者吃后感到身体舒适,还可治小病。如略有伤风、鼻塞、头痛等小恙,一顿火锅下来,大汗一出,症状就会减轻甚至痊愈了;如阴雨天,风湿关节疼痛、麻木,吃一次火锅,疼痛麻木感即可消失;如食欲不振、胃口不佳者,吃火锅则越吃越想吃,不觉胃口大开。
# J% L0 j( m9 X2 J+ T5 i    具体分析其原因,这可能与众多调味品的功效有关,如花椒,可祛风顺气、散寒除湿、去痹、坚齿;干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,可刺激人胃液分泌,增强食欲;豆豉和生姜能发汗解表、驱风散寒;
$ v) q. P+ \3 G, ^$ \. L, _& B" ^  ]3 S% t3 G5 ^5 w

0 }0 ~9 F4 m2 f3 j3 A9 R' s' j# M, h' J6 |7 M
8 e! v7 B' M, J! [
) i$ C' C- {/ x8 S. H( a9 l

  z* h9 g" {2 ^6 v! v3 g, O; d5 z: m3 Q+ ?2 F+ p( n/ L

# Y5 h" c* L1 ~, ^9 {
9 M( v2 b( p9 ]7 g, ]" a+ M# c+ A/ V9 _8 O( x& e

9 |& T  t6 F9 w4 v& u2 L. ?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落叶归根 金币 +16 发帖辛苦啦! 2007-12-18 09:53

点此感谢支持作者!本贴共获得感谢 X 5
TOP

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~~

TOP

最喜欢重庆火锅拉,上次出差经停重庆还在机场买了火锅地料,不过终归是生产线上的东西,味道差拉不少,成都我去过,把串串香吃到撑,以后有时间一定到重庆去吃地道的火锅。

TOP

very good for me!!!!

TOP

超时空要塞太漂亮了  太好吃了 .哪天一定去品尝

TOP

火锅尽然有这么多花样,真是开眼界啊,有机会一定要尝尝~

TOP

好复杂,不过还是决定尝试,挡不住的诱惑阿

TOP

麻辣火锅好吃,不过对肠胃伤害太大,最好少吃。或者吃完了喝点茶解辣。

TOP

我的口水就要流出来了,真是地道的重庆火锅,现在冬季正是吃的时候学学

TOP

楼主的配料不全哈!我看了你说的红汤配方就没兴趣看下去了!你列举的“红汤配方123”,少了最关键的东西,香料包,你要是光用你列举的原料能制成红汤火锅,我简直佩服!要知道,在火锅行业中,各家火锅店所加的香料,虽大部分都一样,但是各家都有自己的秘制配方,以至于口味都不一样。照你这样做,天下火锅都一个味道了!不晓得你去哪里去找的这些来混淆视听,混金币!尽信书不如无书,请楼主以后注意

TOP

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5-7-2 09:05